在 [展望“北京+30”:企业共建家庭友好工作场所,促进包容性企业文化]企业圆桌论坛中,梁晓晖博士担任主持人,与来自安踏、滴滴、联想、无印良品和妇女基金会的代表共同讨论建设家庭友好企业的成果和挑战。
梁晓晖博士首先介绍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发起的“建设家庭友好的纺织服装企业”(FFF)项目。FFF试点项目是由中国纺联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家庭友好工作场所框架”下发起,获得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大力支持。项目由中国纺联社责办牵头,聚焦企业家庭友好政策的建立和完善,旨在纺织业内构建更包容的职业环境,强化员工归属感、幸福感和成就感,进而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驱动行业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迈进。
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集团可持续发展部副总监贾隽先生分享了安踏建设家庭友好企业的经验。作为中国纺织服装行业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领军企业,安踏集团始终将“与员工共生”、“与伙伴共生”纳入其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贾隽在分享中强调,安踏不仅关注环境(E)和治理(G)层面的责任,更在社会(S)维度主动设定超越行业合规标准的目标,通过系统性举措提升员工福祉,推动包容性企业文化建设。
自2022年起,安踏率先响应中国纺联“建设家庭友好的纺织服装企业”(FFF)项目,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支持供应商企业建设家庭友好工作场所。例如:在试点工厂设置四点钟学校,安排专人看护、提供作业指导;开设暑期托管学校,为员工子女提供用餐、午休便利,安排专职老师配合职工的上下班时间全程守护孩子的健康安全等。此外,安踏通过“人力日”主题活动推广多元、平等与包容(DEI)理念,鼓励男性员工打破传统性别角色认知,积极参与家庭责任分担。对于建设家庭友好企业的困难和挑战,贾隽坦言,实践中仍面临自办幼儿园资质审批复杂、托育资源短缺等挑战,呼吁行业机构与国际组织在法律支持和资源对接上提供助力,共同推进可持续的家庭友好企业建设。
